興慶區近年來立足區情實際,借力信息化東風,在全區率先推進“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通過信息化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新媒體技術促進課堂教學變革、信息化賦能教育現代化發展,實現興慶區教育質量逐年攀升。
打造“互聯網+教育”特色品牌
2019年興慶區被確立為自治區首批“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在直屬公辦41所中小學63個校區中全面推行“互聯網+教育”教學改革。三年來累計投入1.5億元,依托國家和寧夏智慧教育平臺,實現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目前,“互聯網+教育”已成為興慶區教育事業的特色品牌,榮獲教育部智慧教育優秀成果獎多項,代表寧夏在教育部組織的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進行經驗分享。
全面促進信息化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大力改造教育城域網及學校網絡,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打造建智慧教室、互動課堂、錄播室和創客教室314間。建成未來教育創新學院,創建13所標桿校,形成了集“互聯網+”教學、培訓、研究和治理于一體的大數據綜合治理中心,打造“線上+線下”雙驅動模式的教師研訓中心。
建構“互聯網+”創新素養課程體系
通過開設創客教育、跨學科學習、PBL項目式學習、人工智能等課程和實踐項目。加大數字化優質教育資源研發,編寫覆蓋全學段語、數、外學科的教案和學生課前預學、課中自主探究、課后達標檢測的教學資源48冊。打造“給寧夏兒童的素養大課”260節,研發16套優質數字化課程資源,累計上傳“寧教云”平臺各類數字化課程資源20余萬件。在優質課程資源貢獻方面和網絡資源利用方面均居全區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