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程序,下發指令,虛實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同步運轉,現場真實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生產畫面和數據都呈現在“虛擬場景”中……
近日,在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的實訓課堂上,教師莫程凱正利用5G環境下的智能制造“C+R”實訓系統,組織學生完成關節座柔性出倉實訓。近年來,為了解決過去大型設備工位少、復雜任務操作難、獨立操作風險大等堵點難點,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和企業合力打造了“5G環境下智能制造‘C+R’實訓系統”,以便學生隨時進行虛擬仿真(云端)操作。
這是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的一個縮影。借助云上平臺,傳統的教學流程被重構,應用模式發生了改變,也推動了數字化的課堂改革。
近日,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項目獲得了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這一份數字化教育平臺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所矚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稱贊,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是確保公共數字學習平臺普遍訪問和有效使用的杰出舉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數字技術使教學和學習更加普及,為全球數字教育變革提供了有益經驗。
近年來,數字化成為各國探討破解全球教育危機的關鍵詞。各國為了抓住數字化帶來的教育紅利,紛紛出臺政策。從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到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召開,推進教育數字化成為全球共識。
在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成功運行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數字化改革方案。從2022年3月28日起,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不斷豐富內容資源,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截至2023年8月,平臺累計瀏覽量達320億次,訪客量超22億人次,訪問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第三十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馬曉紅通過線上平臺發布課程導學任務,學生可以自行拍照或者錄制視頻上傳作業。利用該系統的監測功能,馬曉紅可以看到清晰的作業數據:答案正確的學生有多少,甚至是列出算式的學生有多少。
“以前判斷學生的水平只能根據老師的經驗,但是現在通過數據就可以知道學生的問題集中出現在哪里,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馬曉紅說。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中小學智慧教育、智慧職教、智慧高教、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的20個子系統、50個應用接入國家平臺,實現部省平臺統一用戶認證、數字資源、監測數據對接。平臺開通線上教學、學生提問和一對一線上輔導,支持學生按需獲取視頻課程、學科題庫、數字教材等資源服務。教師利用智能教學助手開展課前導學、同步備課、互動課堂、在線檢測和作業輔導。
對于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馬慕菡來說,“云碼”是當下備課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基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制作成一套可以推送學習資源的系列二維碼——“云碼”。學生將“云碼”貼到教材上,作為學習資源鏈接,學習到某科、某單元或某學習主題的時候,只要“掃一掃”,就能開展自主學習。教師使用“云碼”,將信息技術無縫融合于課前、課中、課后各環節,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云碼云學”擴展了學習空間,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節省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尋找網絡資源的時間。截至2023年9月,“云碼”使用量已達900萬余次。
“云碼”的作用遠不只于此。馬慕菡記得有老師將閱讀書籍方法的小視頻、學習二十四節氣的小視頻都上傳到云平臺。“年輕老師看到了云碼視頻,就知道怎么帶著孩子們去學習。云碼就成了資源型‘活碼’。”馬慕菡說。孩子們的創造力也通過“云碼”被激活。由學生制作生成一批“講題小先生”“有聲改錯題”等主題微課視頻,憑借特色二維碼在學生中分享,不斷創新“云碼”學習方式,讓校園共享學習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有家長反饋,在家輔導作業的時候不知道內容的重點、難點是什么,也可以從平臺里找到資源,比自己網絡搜索更加靠譜兒。”馬慕菡說。
目前,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為支撐“雙減”政策落實,設置“專題教育”“課后服務”等板塊,開設愛國主義、體育鍛煉、勞動教育等欄目,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平臺還開設“慕課西部行”專欄,為725所西部高校提供優質慕課資源。
此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在支撐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上也發揮著作用。2022年,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共享崗位1370萬個,舉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專場招聘會83場,上線“互聯網+就業指導”直播課111期、累計觀看3.2億人次。
在職業教育領域,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為例,創建場景式、社區式、預約式三類“智課堂”,5G“云平臺”“虛擬仿真課”“云端訓練場”三類實訓場景,開辟138個素質教育場景。
“在平臺上,通過5G環境下的智能制造‘C+R’實訓,我們可以在虛擬場景中完成工藝設計、程序編程和仿真驗證,同時借助仿真驗證中的視頻回放、實訓報告等方式,還能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工藝設計、程序編程等遇到的問題,甚至遠程啟動工業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等線下物理設備實施生產……”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機器人2102班學生李穎感慨:“借助平臺,大家不僅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企業實際生產的過程,還可以進行專業技能模擬訓練,對提高專業技能標準化、規范化有很大幫助。”
執教多年,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黨委書記于歆杰認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將全國優質資源集中起來,解決了教學資源分散的問題,讓全國老師們有了統一入口了解各所院校的優質課程資料,提升教師的備課效率和質量。此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行為,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學習建議,服務學生成長,為數字化教育發展不斷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