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繁榮,成為驅動產業結構升級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數字經濟背景下,不僅數字化工程技術人才的市場需求激增,企業對商科人才的素養訴求也發生了重要改變?!稊底纸洕蜆I影響研究報告》顯示,到 2025 年,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將達到 1100 萬人,其中高素質商科人才缺口占比達 25% 左右,數字化管理人員、數字化應用人員成為行業發展迫切需求的人才。
2019 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及,在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積極發揮“互聯網 + 教育”模式的優勢,培養符合區域數字經濟特征的多元化人才。應用型本科高校是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的主體。以我國長三角地區為例,該地區中小企業(包括小微企業)的數量已超過 1 000 萬個,對地區 GDP 增長的貢獻率超過 60%,提供了 80% 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人才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數字化商科人才缺口巨大。與此同時,作為勞動力市場重要供給主體,該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專業(簡稱“應用型商科”)畢業生普遍存在就業困境,尤其是去中小企業就業的意愿較低。因此,應用型商科人才培養必須根植于本地企業數字化人才需求,全面提升新時代商科人才的數字化素養,建立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體系,才有望解決區域人才供給和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
一、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分層框架分析
1.1 數字化素養概述
所謂數字化素養,是指聚焦未來數字環境,在實踐中能夠運用復雜數字技能、多重分析意識和創新性思維解決問題的必備技能。數字化素養的提升是順應新時代人才培養范式的現實要求,是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的關鍵基礎,更是企業對商科人才需求轉變的核心。由此可見,數字化素養涉及人才知識、技能、意識等多維環節。只有深入理解數字化素養的分層框架體系,明確用人企業對各層次數字素養的偏好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開發課程和選擇教學模式與方法,確保數字化人才培養的成效。相比于理工科人才,商科人才就業后并不直接參與產品的研發與生產過程,對工程技術能力的要求較低,但商科人才往往涉及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商務戰略等多個跨學科領域,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決策溝通、創新和團隊協作能力。因而與理工科人才相比,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更偏重于數字工具的運用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1.2 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分層解析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數字素養全球框架》中相關內容,結合商科人才特征,本文提出商科人才的數字化素養分層框架(圖 1),分為數字化知識素養、數字化應用素養、數字化專業素養、數字化創新素養和數字化衍生素養 5 個部分。
圖 1 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分層框架
(1)數字化知識素養。
指數字化環境下商科人才所要具備的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英語基本知識。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是數字經濟人才的“芯片”;統計學是數字經濟時代新商科人才培養的重要學科基礎;計算機科學涵蓋了從算法的理論研究和計算的極限,到如何通過硬件和軟件實現計算系統,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商科人才,必須具備操作系統、軟件應用的基本理論知識;英語知識則是掌握其他幾門基礎學科國際前沿知識的“敲門磚”。
(2)數字化應用素養。
指商科人才在數字化技術工具應用方面的實踐能力。包括:①獲取、加工數字化資源的能力,主要工具有搜索引擎、辦公軟件等;②運用數字媒體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主要工具有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軟件(如 Photoshop、PPT等);③利用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實踐能力,主要工具有 Excel、SQL、Python 等數據分析軟件。
(3)數字化專業素養。
指商科人才將數字化工具運用與專業知識相融合,以解決基本專業問題的能力。具體指依托各類數字技術和數字化資源開展本專業領域內的各項業務活動,實現業務決策的精準化、業務成本的節約化以及業務流程的優化。例如,財務人員通過 Python 程序跟蹤企業重要財務指標,提供對高層投融資決策的重要建議;銷售人員運用多媒體軟件開展數字化直播營銷,形成更多的網絡流量并轉化為實際客戶購買等。
(4)數字化創新素養。
指商科人才根據企業的業務特征,利用先進數字技術對企業業務模式進行變革的能力。也就是在數字技術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增加對產品結構及業務流程的理解,從而具備輔助產品、工藝創新或者模式創新的能力。例如,營銷人員在具備客戶思維的基礎上,主動運用數據爬蟲工具搜集用戶的消費信息,采用大數據工具分析用戶的消費偏好,精準定位目標客戶,并向目標客戶推送合適產品,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營銷;又如,超市經理可以通過分析數字化庫存系統最近半年的數據,選擇具有出眾的保鮮技術、供貨能力和售后服務水平的鮮活品供應商,并與其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共建數字化業務系統和資金鏈系統。
(5)數字化衍生素養。
指數字化環境下商科人才具備的其他有益于企業長遠價值提升的品格素養。這些素養包括戰略機遇捕捉、團隊協作精神、社會責任感知等。例如,企業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部門任務的布置和協調,員工能夠明確其他人的任務與自身工作的協同關系,并可了解其他員工的工作進度,培養了團隊精神。數字化衍生素養的價值在于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要求員工具有跨職能、跨組織協同思維,同時促進其盡可能掌握多學科知識,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
以上 5 種數字化素養中,數字化知識素養和應用素養屬于底層素養,為數字化專業素養和創新素養提供支撐。數字化專業素養和創新素養屬于上層素養,且后者是前者的凝練和深化。因為只有數字化專業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迸發出突破性創新思維,數字化才能成為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工具。而數字化應用素養、專業素養和創新素養提升過程中均會催生以協同、融合為代表的數字化衍生素養。
二、企業對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需求的調研
以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分層框架為依據,對企業數字化需求進行實地調研,明確現階段企業對人才各層次數字化素養的具體偏好情況,從而為商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化提供建議。
2.1 調研概述
2.1.1 調研目標與內容
基于本科人才培養體系與企業需求相匹配的原則,以長三角地區的中小企業為對象進行深入調研,旨在了解該地區中小企業對商科畢業生適應崗位的偏好以及數字化素養的要求,為完善應用型本科數字化商科人才培養體系提供對策建議。調研內容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被調研企業的一般特征;二是被調研企業對商科畢業生適應崗位的偏好情況;三是被調研企業對商科畢業生各層次數字化素養的具體要求情況。
2.1.2 調研方式及對象
本文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數據采集,樣本主要來自于江蘇理工學院“‘教產研’協同培養應用型商科數字化人才的體系構建及實踐路徑探索”課題組的調研結果。調研過程中,課題組選擇了長三角地區 11 個地級市的多家中小企業發放問卷(部分企業已成為該校實訓基地,但大多數企業為隨機抽取)。問卷發放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與已成為學校實訓基地的企業直接取得聯系,當面發放紙質問卷;從企業網站獲知其聯系方式,通過郵件的方式發放電子問卷;借助豬八戒網、任務中國網等任務發布平臺發放電子問卷。本次調研時間為 2023 年 1 月初至 2月底,共回收問卷256 份,其中剔除無效問卷 38 份,實際有效問卷數為218 份。
2.2 被調研企業一般特征統計
企業一般特征包括所屬行業、企業性質、員工人數、招聘學歷為本科及以上者占比、有無 IT 部門、有無數字化技能培訓人員、校企合作培養數字人才途徑等。統計情況如表 1 所示。
表 1 被調研企業一般特征分析
從表 1 可知,本次調研的 218 家企業中,制造業企業占比達 56.0%,民營企業占比達 83.5%,這與長三角地區當前的產業結構特征相符。另外,100 人以下的企業占比達到 65% 以上,表明問卷發放對象基本滿足“中小企業”對象要求。從樣本企業員工學歷狀況來看,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為 50% 以上者僅占 35.3%,表明中小企業在招聘本科學歷人才方面遇到不小的瓶頸。有無 IT 部門和有無數字化技能培訓人員代表了企業在數字化方面的投入,具備這兩項條件的企業較少,反映了當前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數字化投入意識和程度并不是很強。從現階段校企合作培養數字化人才的途徑來看,盡管合作途徑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但真正簽訂合同、以合作項目形式深度嵌入產教融合的企業僅約 15%。由此可見,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完全融入應用型商科數字化人才培養過程的發展空間很大。
2.3 被調研企業對應用型商科畢業生適應崗位的偏好
企業對畢業生適應崗位的偏好客觀上反映了未來就業者的崗位配置情況,是用人單位形成人才需求的依據。在“主要適應就業崗位的偏好”這一問題上,“企業業務骨干或基層管理者”這一選項比例達 72%,其次“行政助理”為 47%、“文員”為 21%;在“應用型商科畢業生幾年可以做到中層管理者的位置”這一問題上,“3 年”“2 年”“1 年”的選擇比例分別為47%、27% 和 9%。這說明,大多數應用型商科畢業生從就業伊始就是被用人單位作為重要業務骨干或者基層管理者來培養的,并且在 3 年以內晉升為中層管理者的可能性較大,管理者素質尤其是數字化素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提升不容忽視。另外,在“貴單位近一年內對應用型本科商科畢業生的需求人數為多少”這一問題上,選擇“3 人”的企業最多,占比為 25%,其次是“5 人以上”,占比為 20%,“5 人”占比為 11%。這表明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對應用型本科層次的商科畢業生有持續的需求。
2.4 被調研企業對應用型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的需求分析
根據圖 1 所示框架,本文開發了衡量商科人才各層次數字化素養的量表并設計了相關問卷,問卷中每個題項采用 5 分制,分值越高表示被調研企業對該項素養的認可度越高。為明確中小企業對商科人才不同層次數字化素養的差異化需求,對每個題項的均值和方差進行了統計,結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數字化素養各題項均值、方差統計
由表 2 可知,被調研企業對商科人才不同層次的數字化素養偏好差異較大??傮w而言,中小企業最看重商科人才的數字化應用素養(3.85),其次是數字化專業素養(3.78)和數字化衍生素養(3.67),相對而言,對數字化創新這一高層次素養的偏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這說明,對于現階段長三角地區的中小企業來說,對數字化素養的主要需求還停留在技術工具運用這一較低層次,他們認為業務骨干和基層管理者首先需要學會使用數字化工具來搜集、處理和分析數據,從而達到增強其業務活動能力的目的。通過進一步對幾位企業高層的訪談得知,他們并不認為“數字化創新素養”是業務骨干和中基層管理者的必備能力,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屬于戰略思維,均為高層管理者特質,且并不能靠提升數字化水平而輕易達到。另外,一些小微型企業以模仿型業務為主,本身對創新不夠重視。因此“數字化創新素養”這一項的整體得分并不高,但由數字化帶動的如團隊協作、社會責任等其他品質(衍生素養)卻受到企業高層重視,因為這些品質能長遠影響企業價值。最后,數字化知識素養的得分為五項最低(3.34),這反映出當前中小企業“輕理論”的現實。
從具體題項角度分析,首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實踐能力”“搜集數據資源的能力”“運用數字工具開展專業業務活動的能力”以及“利用數字工具節約業務成本的意識和能力”這 4 項的題項均分值最高,分別達到 3.87、3.83、3.82、3.81,并且題項的方差也較低,說明企業較為一致地看重這幾項能力。也就是說,擅長把數字化實踐技能和專業技能相融合,轉化為企業實際經濟價值是中小企業選擇數字化人才時重點考慮的素養。其次,“數字化提升的團隊協作精神”是數字化衍生素養中得分的最高項 (3.73),說明企業普遍認同數字化在團隊融合、跨界協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也為今后加強數字化思政教學提供了依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水平”“統計學知識水平”“英語水平”等項目的均分雖不高,但題項方差普遍較大,說明中小企業對學科知識支撐數字化的態度存在分歧,新媒體企業對商科人才的統計學以及英語水平較為注重。
三 、應用型商科數字化人才培養途徑的優化
根據商科人才數字化素養分層框架及中小企業數字化需求的調研結果,提出優化應用型商科數字化人才培養的途徑。
3.1 打造數字化教學環境,全面提升應用型商科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
對于應用型商科學生來說,具備強大的數字化學習能力是提升數字化素養的前提。因此,學校應努力搭建數字化教學環境,不僅要加強數字化教學基礎設施投入,更要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模式的數字化轉型,提高數字化、智慧化教學工具的使用頻率。另外,要注重引導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逐步構建混合式教學平臺、教學資源云平臺、課外學術資源平臺,推動優質課程數字化,為學生提供多維度智慧學習環境,全面促進商科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的提升。
3.2 完善應用型商科數字化理論及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在理論課程體系方面,應用型商科專業要充分結合企業理念與管理模式,打造覆蓋“通識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程—專業進階”所有環節的數字化課程體系,分別與各層次的數字化素養相匹配,努力形成“專業知識傳授 + 學習實踐體驗 + 數字化賦能”的“三課堂”聯動機制,既要在各商科開設 Python、Photoshop 等數字化技術工具類課程,也要在傳統專業課程大綱中融入數字化前沿內容,重點闡釋數字化引起的企業實踐運作的變化,切實提升商科人才數字化專業素養。例如,市場營銷專業可打造“數字技術 + 全渠道營銷”教學課程體系,在智慧教學模式支撐下全面提升學生數字營銷能力。
在實踐課程體系方面,一方面要加強傳統課程中的數字化實踐學時;另一方面要以中小企業數字化商科人才需求為導向,著力構建“開放課程引導實戰、運營軟件模擬實戰、實習企業頂崗實戰”的“三實”型營銷專業能力訓練體系,開發數字化專業技能競賽、專業數字調研分析訓練營等新型集中性實踐課程,并聘請企業導師作為指導教師,切實增強學生數字化實踐能力并形成數字化專業思維。另外,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都要注重把系統思維、團隊精神等思政內容融入課程體系,增強學生的數字化衍生素養。
3.3 深化產教融合,構建多元化數字化實踐平臺和創新創業體系
以產教融合為依托,強化與數字化領域知名企業的合作,建設產業學院,搭建面向全流程、全數據、全生態真實場景的優質商科實踐教學基地。在轉變企業對數字化創新創業素養認知的基礎上,以真實的數字化創新創業流程為導向,通過項目的萌芽、創立、成長、參賽、反思、再提升的全流程覆蓋,優化“教賽創”鏈式融合的“理念—實踐—協助—結果—認同—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應用型商科學生的數字化專業素養及創新素養。